“以旅游激活乡村 用绿色改变贫困河南新县老区“游”出“绿中掘金”新路”
本公司郑州7月3日电题:通过旅游激活乡村以绿色改变贫困——河南新县老区“游”走出“绿中掘金”的新路
本公司记者李钧德、李鹏
去年大别山区首次成为脱贫县后,不久前,河南新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 年,36万新县吸引了630多万游客。 用旅游搞活乡村,用绿色改变贫困,河南新县老区“旅游”了“绿中掘金”的新路。
从“靠山吃山”到“像父亲一样尊敬山”
河南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 上个世纪的一个时期,群众“靠山吃山”,但盯着几亩山头,过度砍伐,结果山上的树变少了,而群众却还没有富裕起来。
生态恶化损害了新县。 “‘靠山’不仅是‘吃山’,‘养山’‘护山’”新县县委书记吕旅说:“新县没有别的资源,只有统筹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保护,把绿水和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和谐。
群众反映出强烈的乱伐乱伐等生态“四乱”,新县近年划定了县域生态保护红线,规范了土地和市场建设,严格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打击了森林资源破坏、河道采砂管理等综合整治行动。
在治乱的基础上,新县还提出了“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的理念,对山址、河流登记建立档案,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县乡村三级联动,气水土“三净合一”
目前,新县森林砍伐率恢复到76%以上,植被覆盖率超过95%。 年12月,经生态环境部检查,新县成为河南仅有的两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之一,全县17个乡镇全部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用旅行激活乡村,用绿色改变贫困
经过大力整治,到处挖山破坏树林的风气被阻止,生态恢复了。 但是,从绿水青山挖金山银山,还是个难题。
结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县提出大力发展全球旅游和健康产业,将生态特征转化为产业特征。 从2007年开始,新县提出以旅游为主体,搞活乡村,加快脱贫攻坚,用“美丽”改变贫困。 全县高标准不仅制定了覆盖“九镇十八湾”的全球旅游规划,还建立了“县有旅游委员会、乡有旅游办公室、村有管委会”三级旅游管理体系,以“每年6个1000万元”的财政投入机制推进社会资本注入,“美丽农村生态新
短短五年间,乡村旅行兴起,使以前流传下来的多个村庄恢复了活力。 周乡西河湾村每年只剩下39名留守老人。 年,财富领袖张思恩从北京返乡成立西河农耕园种养殖合作社,将全村土地搬到合作社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以古村的原貌保护和慢镜头创意为特色,不仅帮助村子脱贫致富近400村民。
张孝祥以前在广东打工,儿子在韩国打工,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在县城上学,家人分成三块地。 作为村里第一个农家乐,现在张孝祥的农家小院每年收入一二十万元,儿子也从韩国回来,全家再次“团聚”。 他说:“这些变化如梦。”
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农业供给侧的改革。 羚牛是当地有名的制药公司。 从年开始,该集团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迅速发展山茶油产业,使山区村民改造、优化自家野生山茶林,为公司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
在公司的带领下,原本不值几个钱的山茶种子,现在每斤卖12元,一亩油茶每年收入约6000元。 当地人高兴地说:“一亩油茶百斤油,脱贫盖高楼。”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新县建成旅游餐厅155家、农户饭庄400余家、民宿体验场所200余家、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10余家,快速发展生态茶园30万亩、油茶22万亩、中药材3万余亩。
绿色传达红色,用特色打磨底色
年8月1日,新县告别绝对贫困,成为大别山地区第一个宣布脱贫的县。 前,新县以河南省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全国第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新县老区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及相关领域对全县gdp贡献率达30%,职工5万多人,带领22个贫困村、7683名贫困群众脱贫稳定。
由于旅游带来的百万游客,新县老区的“红色”文化也传得更远。 据吕旅介绍,新县散布着300多处红色古迹,以大别山干部学院为载体,近年来,有15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前来此次洗礼初心。
新县政协副主席吴克君说,作为革命老区县,红色是新县的底色,绿色是全县的特色,在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中,绿色传红色,特色擦底色,“四色”的快速发展互利。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承哲认为,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区位不便的山区县,新县“绿中掘金”使群众从绿水青山增收致富,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