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三州”进入“大电网”时代:近1900万人受惠!”
总公司北京7月1日电题:约1900万人受益! “三区三州”进入“大电网”时代
总公司记者姜琳、杨迪
随着四川阿坝夹壁至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的带电投入,“三区三州”深贫困地区农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
这意味着“三区三州”进入“大电网”时代,约1900万居民实现了从“用电”到“用好电”的转换,“电灯不亮”、“机器不运转”已成为历史。
“能随时在家给手机充电真是太好了”
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哲拉山中,只有9户人家的南雪村是林芝地区最偏远的村庄之一。 6月15日清晨,村民们不约而同来到村口的新变压器下。 工作人员的输电操作完成后,清脆的鞭炮声响彻山谷。
“曾经全村40多人用12千瓦的小水力发电机供电,但是东家把西家点亮后就消失了。 一到冬天,大雪封山,完全不通电,整个村子几乎不能用电。 ”。 村民仁次多吉一边说着,一边跑到家里打开了电视。
“看这个画面有多稳定。 ”。 仁次多吉笑着说:“今后在家随时可以给手机充电真是太好了。”
作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三区三州”许多地区位置偏远,环境恶劣,过去靠小水电、小太阳能发电维持生产生活。
年,中国启动“三区三州”,抵制边寨农网改造升级攻防三年行动计划。 截至6月底,改造升级已全面完成。 远程基本实现了大规模的网电延长,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供电“勒颈”、低电压、可靠性差等突出问题。
建设者不怕危险,坚不可摧
工程顺利推进,如期完成,是因为建设方不怕危险,克服了困难。
6月30日投放的四川阿坝夹壁是到马塘的110千伏线路,全长46.5公里,跨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重冰区。 在两个月前的最高高程点工程建设期间,有铁轨的木虱山连续下了10多天大雪。 施工人员连续7天7夜冒着雪夺取物资运输通道,保障了工程的稳步推进。
在四川甘孜,从理塘到下水库35千伏的输变电工程施工塔位达到最高海拔4600米。 由于高原气候恶劣,饮食凉爽,电力建设者们平均只吃五分钟饭。 晒黑的脸和干裂的嘴唇,成了他们共同的印象。
从年到年,国家电网企业累计投资304亿元至“三区三州”电网建设。 15.3万多建设者克服了高寒缺氧、气候不良等困难,在高山和深谷之间设立了高塔,拉了一根银线,将“大电网”的“稳定电”送到了千万户。
经过三年艰苦建设,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198个贫困县的用电条件明显改善,近1800万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南方电网企业也累计投入10.2亿元,完成“三区三州”云南迪庆、怒江等深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的攻坚任务,惠及农村居民近百万人。
“民宿着火”“机器响起”
“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的实施,处理了深贫困地区的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 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经营,带动相关地区快速发展特色畜牧业、旅游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推动了村民脱贫增收。
前几天,在甘肃甘南州临潭县八角町牙扎村,电力人员为村子里的低压线路更换了新的手表箱。 这里住着175户扶贫容易移居的人们。 村民李海峰开了花谷民宿,特别期待“稳定电”。
“到现在为止煮饭用的电都是个问题。 旺季游客多,不供电,一次煮不了那么多人的饭。 阴天下雨的话,电灯会闪烁,电视也看不见,影响游客的体验。” 李海峰说。
随着“大电网”的到来,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 年,国网甘南供电企业又为牙刺村改造了线路。
“电力的力量上升,我们的日子也在‘升级’。 现在民宿火了,机器响了,农产品原地加工,网上红色直播销售,未来的快速发展一定会更好。 ”。 李海峰说。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供电水平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电力作为“先行官”,一直提供着消除贫困的坚强支援。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
阅读过本文的朋友还对下面文章感兴趣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