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针对:7城人口净流入超100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人口对: 7个城市人口净流入超过100万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快速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规划纲要》)。 )进行了审议。 这意味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术后,顶级计划很快就会出台。
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人口分布、城市结构及各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人口等数据,结果显示,从城市规模看,目前长江三角洲有1个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3个I型大城市。 另外,长江三角洲7个城市的人口每年超过100万人以上的大关,主要分布在苏里南和杭州湾沿岸。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上海城市化率为年数据
常住人口差别很大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为上海、江苏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杭州、宁波、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合肥、鞍山、铜陵、滁州、池州、宣州
这26个城市中,各市常住人口差距较大,其中上海、苏州、杭州名列前三,年常住人口分别为2423.78万人、1072万人、980.6万人。
值得观察的是,据数据显示,~年、杭州年常住人口分别为12.6万人、17万人、28万人、33.8万人,预计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也将突破数千万大关。
南京、宁波、合肥排在常住人口的第4到第6位,都属于800万梯队。 迄今为止,上述6个城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省会城市(杭州、南京、合肥)、1个计划单列市(宁波)、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苏州)。
26个城市5个城市年常住人口总量不足300万人,分别是宣城、鞍山、铜陵、池州和舟山,除浙江海岛城市舟山外,均来自安徽皖江沿岸。 其中,舟山常住人口最少,仅为117.3万人。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9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其中上海和南京都超过80%。 杭州、无锡、苏州、合肥、宁波、常州和镇江在70%~80%之间。
苏南5市城市化率均超过79%,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拆散第一财经记者,浙江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各11人发达,实际城市化率也很高,但大多数人实际居住在城市,但户籍在农村。
26个城市中5个城市的城市化率低于59.58%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铜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庆,其中安庆还不到50%。 这证明了安徽皖江城市群的城市化还在大的快速发展空之间,随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未来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将大幅提高。
超2特3大
城市人口的规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
本城区是指市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实际建设所连接的居民委员会管辖的区域和其他区域。 根据《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中,17个城市的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大关。
其中,上海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居第一位。 上海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唯一的巨大城市( 1000万以上)。 南京和杭州的人口都超过600万,处于特大城市的行列( 500万人以上1000万人以下),将来这两个大城市将进军大城市。 合肥、苏州、宁波的城市人口超过300万,位于I型大城市( 300万以上500万以下)。
也就是说,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一个超二特三大”格局,是我国城市层次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体现了“龙头城市-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层次合理、结构清晰的城市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获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绍兴、芜湖11个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人口规模前11位的重要基础
26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人口不足100万,处于中小城市行列,其中江苏2个、浙江4个、安徽6个。 从整体上看,同样属于发达省份的江苏和浙江,江苏的城市规模略大于浙江。
江苏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表示,江苏省城市规模大于浙江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浙江山区多、平地少,城市空间的布局和人口分布受到很大限制。
另一方面,从快速发展的基础看,江苏从计划经济时代到现在,gdp总量一直位居前列,大部分时间在全国前三名之中。 相比之下,计划经济时代,浙江处于海防前线,重工业和大项目在浙江的布局较少。 1978年,浙江的gdp仅为江苏的一半,总量仅为全国第12位。
除浙江外,安徽城市规模也相对较小,除合肥和芜湖外,其他几个城市的城镇人口不足100万。 这一方面与安徽沿江城市常住总人口规模普遍不大有关,另一方面与安徽城市城市化率普遍不高有关。
7城市人口超过100万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高质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那么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如何呢?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10年,26个城市共有16个城市实现了网络流入,其中7个城市人口净流入量超过100万,分别为上海、苏州、宁波、杭州、无锡、南京、嘉兴,除海外外,均居苏南和杭州湾沿岸首位
其中,上海人口净流入最多,达到976.21万人,也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 另外,制造业大市苏州人口净流入达到368.62万人,宁波和杭州人口净流入也超过200万人。
名单末尾是10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失状态,其中安徽6个、江苏4个。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长江三角洲先进省份的江浙在人口流动方面有很大差异。 浙江划分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8个城市均属于人口净流入,江苏9个城市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苏南5市均属于人口净流入,而苏中南通、泰州、扬州3市和苏北盐城均属于人口净流出,其中盐城净流出最多,为104.7万人。
田伯平分解了,苏南和浙江的市场经济发展很快,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特别是浙江各地市,民营经济各发达11人,市场力量比较强。 浙江几乎各地都有主要产品,市场和产业紧密结合,产销一体化,中小业主众多,产业业态更容易吸引人。
去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快速发展报告》显示,长江三角洲内部城际流动人口的来源地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分散化特征。 上海市来自苏浙皖三省的流动人口中,50%来自盐城、南通、合肥、芜湖和泰州5个城市,这5个城市均位于上海北侧,证明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人口联系更为紧密。
而且长江三角洲南北翼人口流动结构相对独立,除安徽境内来源比较集中外,南京、苏州以吸引苏北城市流动人口为主。 杭州、宁波浙江南部城市来源地多,横跨南北两翼的流动人口来源少。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