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 珠三角农民工两年流失231万人”
广州地标“小蛮腰”(资料图)。 陈骠旻摄影
新网广州5月8日电在中山某工厂当了4年流水线工人后,农民工小马最终选择回老家广西南宁做生意。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在工厂当工人是不方便的,也没有很大的前途,所以还是回家开店比较好。”
随着珠三角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转型、高度化的持续加速,中国农民工的地域分布变化在不断变化,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也呈现流失趋势。
珠三角农民工工作(资料图)。 陈骠旻摄影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流动农民工4536万人,比上年减少186万人,减少3.9%。 根据去年4月27日发布的《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珠三角地区流动的农民工为4722万人,比上年减少45万人。 这意味着珠三角地区农民工人数连续两年减少,共计减少231万人。
工地珠三角农民工(资料图)。 陈骠旻摄影
事实上,在珠三角这个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农民工群体聚集的地区,“就业不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每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珠三角地区的公司都会展开“招工争夺战”,通过高薪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农民工。 那么,为什么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越来越少呢?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认为,近几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 “深圳、东莞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随着价格的增长开始向中西部地区等劳动价格更低的地方转移,对劳动力的诉求没有以前大了,这是珠三角农民工数量减少的首要原因。 ”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珠三角农民工减少情况总体上与东部地区趋势较为一致。 一方面,珠三角、长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房租、费用上涨,大批农民工被动返乡,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自身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
林采宜指出,农民工的减少也与“城市化”的进程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在当地非农产业和外出工作6个月以上的劳动者”。 随着三线以下城市户口的开放,许多农民工在当地买房、转为城市户口也减少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农民工数量。
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兴起的“机器交换人潮”也是导致农民工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胡刚介绍说,过去7、8年,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东莞推进“机器更换”进程,进行产业升级。 据他分析,“机器换手”前期投资资金较多,但随着农民工工资、福利要求和管理价格的提高,不少公司倾向于选择工业机器人。 前几天,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很低,“更换机器”的速度也加快了。
数据显示,2000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260亿元,约占我国内地的1/3,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其中,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广东形成了广州佛山工业机器人与系统集成、深圳东莞机器人主要零部件配套等众多机器人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了从主要零部件到整机和应用,从研发、设计到检测的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胡刚还指出,当今年轻一代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工作要求也更高,追求职业快速发展和个人认可感,不再像老一辈农民工那么稳定,流动性更强,这也是珠三角农民工减少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