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民企 北京28家上市企业获救助”
民间企业(网络图)
去年,大量上市公司持股风险集中爆发,股东“爆仓”警报频繁发生。 支援上市企业的大会战马上打响,监管层、地方国资、市场机构纷纷参战,为上市民企纾困。
北京在全国率先行动,对比质押风险积累情况,发挥市区二级政府、国资、市场专门机构等协同力量,帮助民营企业度过难关。 截至目前,北京辖区有28家困难公司正在接受不同程度的救助。 随着救助政策和项目相继落地,困难公司的压力大大缓解。
在3区设立230亿人的特别救济基金
持股,也就是将股东持有的股票质押给证券企业以获取资金,但如果股价下跌,质押股票将被“平仓”,股东可能面临所有风险。
北京是上市公司的集中地,辖区内有300多家上市公司,过半数为民营企业,多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 北京证券监督局去年发现,北京管区半数以上的上市企业处于大股东质押的状况,50家质押的比例超过80%,民营公司成为“重灾区”。
去年6月,北京证券监督局向市政府报告了本辖区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风险情况,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 根据部署,本市各区迅速完成风险调查,通过国资平台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对10多个辖区上市公司展开实质性救助。 海淀、西城、朝阳3区分别设立专项基金,总规模预计将达到230亿元,65亿元。 不仅如此,各区共发放救灾债务募集资金68亿元,进一步扩大救灾资金来源。
朝阳区环保行业上市公司东方园林,企业大股东持股比例一度超过80%。 更要命的是,持股分散在20多家证券公司、银行,如果债权人之一选择平仓,很可能引发多次“踩踏”。 危机下,企业股东向北京证券监督局求助。 北京证券监督局协调了23家企业的债权人,使企业顺利度过了兑付的高峰期。 然后通过国资受让企业的股份、签署债转股协议书等途径,这家公司重新获得了流动资金。
与东方园林一样,在北京得到不同程度救助的上市民营企业已有28家。
用政府“舞台”市场的力量唱戏
上市民营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发挥政府的诱惑作用和市场力量——这是所有各方都能接受的困境构想。
去年9月,上市公司集中的海淀区,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救助基金。 其中,国资纳入的意义不言而喻。 海淀某家小板上市的企业,前十大股东中有八大股东的股份高比例质押,企业一度徘徊在破产边缘。 看到海淀国资进入,银行和其他资金也积极跟进,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超过30亿元,企业至此迎来转机。
市场化资金也在救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银河证券、中信建投、东兴证券等证券公司分别牵头设立救助基金,预计全国将撬动千亿级资金,北京地区也将根据项目落地情况筹集相应资金。
另外,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中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处理持股融资业务风险,增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通过信贷投放、信贷风险缓解工具等途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
北京证券监督局局长王建平表示,目前的扶贫项目,都是政府和国资率先决定、率先行动,并且多次市场化运营,比较有效地保障了国资安全。
公司必须承担调整价格
顺义区门窗制造业上市企业在得到政府方面4亿元流动性支持后,帮助企业改善了资金状况,间接导致企业大股东的有期限担保被延期。 海淀区通信设备公司,在各方协助下,与各运营商进行应收账款确权,使公司获得“救命金”……据北京证券监督局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累计组织召开了26次债权人协调会议,协调债权人延期、冻结和协调质押的开展,公司风险
王建平表示,“不对所有公司、所有业务提供无限援助”,外部救助,特别是国资救助,为合规运营、技术、政策导向的高质量公司和业务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公司要走出困境,必须实质性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
今年,本市监管机构继续进行风险监测,统一考虑民营企业质押风险和债券风险防控,督促公司积极自我救助,实质性开展资产负债调整,承担必要的调整价格,错过最佳时机,特别是初步化解风险的企业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
阅读过本文的朋友还对下面文章感兴趣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