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探索“三生”共赢之路”
宣城(网络图)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快速发展,开展省际环境执法联动,构建长江三角洲工业网络集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合作与生态合作持续高速发展。 以此为契机,安徽宣城与苏浙沪城市群之间“跨界促进融合”,合奏长江三角洲绿色新乐章。 安徽宣城多次取得绿色快速发展建设区域生态屏障,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之路。
水岸共治保护长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
粉壁黛瓦的古民居、沧桑古朴的抗日古迹、隐藏在参天古树下的民宿……位于宣城市泾县马头祥养生观光园依山附近,环境优美,每年都吸引着众多长江三角洲的自驾游游客。 距离马头祥养生观光园1公里处,依托原汁原味的马头老街,投资6.4亿美元的浙江商町正在开工建设。
据县马头林场王猛长介绍,马头祥养生观光园前身为百年国有林场,与其他国有林场一样,“靠山吃山”,快速发展活力严重不足,曾陷入艰难不自然的境地。
马头林场恢复活力的契机是宣城市推进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改革。 基于生态优先,宣城市实行一山一策,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每年培育10个森林旅游景点,建成长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后花园,充分激发林业快速发展活力。
处于快速发展困境的马头林场抓住林长制和国有林场改革的契机,充分利用老场区的闲置资产。 林场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百年历史遗存将吸引浙江钱王生态园林有限企业投资1.23亿元建立马头祥养生观光园。
“林长制推动了绿色增长、绿色保护、绿色使用,提高了森林质量,促进了马头祥养生观光园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 ”。 马头祥养生观光园副社长陈学英告诉记者,园区将进行树种结构优化,栽培樱花、紫薇、桂花等观赏类花木4000亩。 另外,老树保护得很好,所有老树都用卡片保护,有人负责巡逻。 小区里80多年树龄以上的青檀有2000多株,这些古树现在也成为了小区的生态名片。
“我们每年接待长江三角洲等地的游客10万人。 园区吸纳附近马头村的150多个农户和10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增收30000多元。 然后,企业与附近农户签订合同,通过园区餐饮部、特产超市等协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 ”。 陈学英说,宣城的生态文化非常好,企业将追加投资,在附近建设浙商小镇。
记者了解到,以林长制为线索,宣城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的提高,完成了林187万亩的建设。
出台市水环境生态补偿方案,探索“河长制+警务室”模式,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治理,建设“可游泳、生态休闲”河道……推行林长制,宣城深化河长制改革,推行河常治、水长清,以此文房四宝闻名。
水阳江、青弋江是长江在皖国内的最大支流。 为了实现水岸绿色,宣城确定水阳江、青弋江干流“一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等事外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建设项目,禁止新的建设项目,禁止新的工业园区布局
“作为新宣城人,我觉得这里越来越适合居住了! ”杭州人喻国强是宣城和萧山共建的羽绒产业园的负责人,五年的经验给宣城的生态环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共治释放生态红利,宣城市整体森林砍伐率达58%,年空气优良天数达87.9%。
动能转换绿色发动机有助于经济优质快速发展
“通过分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持续改善了生产管理,新闻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 广德亚太汽车智能制动系统有限企业常务副总经理陈勇告诉记者,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去年年产值2亿元,预计2019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
在企业智能化生产现场,记者从原料、铸造到检测,基本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数字化一体化仓库也在建设中。
跨界促进长江三角洲产业智能升级。 包括年宣城在内的长江三角洲九地联合发布《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网络协同快速发展实施方案》,九地开展制度对接,聚焦特征平台、产业示范、技术研发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优质快速发展。
长江三角洲产业网络集群建设,为先进制造安装“智脑”。 据此,宣城市启动“万家公司上云”计划,引进宣传应用智能协作机器人,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工厂,加快动能转换。
“开发区管委会为我们改建了厂房,升级改造了破产前锋电子企业的闲置资源,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促进了公司迅速的生产力形成。 ’安徽五行动力有限企业负责人表示,从工厂建设到产品生产只需要5个月。 目前,企业日产锂离子电池4万节,年底预计达到8万节/日,年销售额15亿元。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推进区域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新定位。 宣城市抓住机遇,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政府将引进和培育拉丝、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 宣城市战术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9%。
共同分享,打造美丽的绿色长江三角洲
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开展省际环境执法联动,共享环境保护监测数据……从联合饮水到共享责任,宣城、苏浙沪等地的环境保护协调联动将走向常态、高频,区域生态合作将不断深化。
跨界合作处理了环境保护行业的一点难点。 宣城市毗邻苏浙沪等发达地区,有点非法公司过去通过水运、陆路向安徽搬迁固废,宣城的广德县、郎溪县及时与南京市、湖州市的环境保护部门取得了联系,建立了协调调查机制。 多部门合作,许多固废跨界倾倒事件依法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地缘相近,生态环境“一荣全荣,一损全损”。 宣城市宣州区和南京市高淳区配合水阳江出境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共享监测数据,及时了解跨界水环境状况和污染负荷变化情况,对环固城湖流域实施环境联合整治和日常环境执法相互检查。
区际政策的制定不断完善长江三角洲的生态协同机制。 宣城结合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共同编制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联合治理。
从“绿山河不过是金山银山”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到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良好的生态资源推动了宣城全域旅游的繁荣。 “皖南川藏线”、水墨汀溪、月亮湾等大量山水景观成为长江三角洲生态廊道上璀璨明珠,年宣城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5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21.86亿元。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