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我国经济将实现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
《中国现代化报告》聚焦产业结构
未来35年我国经济将实现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次转型
9月15日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指出,未来35年,中国经济将完成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次转型,全面建设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强国。 因此,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三个层面展开,共同推进。
报告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出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结构转换。 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第一次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换,第二次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结构转换。 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第二次转型,许多快速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第一次转型,但受到第二次转型的影响。
第一次转型的首要优势是:农业和畜牧业比例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例上升,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二次转型的首要优势是:农业和工业比例下降,服务业比例上升。农业和工业合称为物质产业,服务业分为劳务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物质产业比例下降,服务业比例先上升,知识产业比例上升。 根据这一划分,年全球9个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报告》利用世界银行《世界快速发展指标》年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农业和工业增加值的一些变化,先上升后下降波动。 《报告》认为,21世纪一些产业的增长可能不是无限的。 《报告》指出,18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对产业和就业的影响非常大。 当前,新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改变着产业形态和就业前景。 预计会有更多的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更多的新岗位诞生。 我们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术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表示,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1984年以前,中国经济的农业经济结构特征,即农业增加值的比例超过30%,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超过50%。 我国目前处于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转型期,即农业增加值的比例不足15%,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不足30%等。
何传启强调,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仍具有农业经济结构特征。 年全国有6个地区具有农业经济结构特征,16个地区具有工业经济的部分特征(或半工业经济的结构特征),7个地区具有工业经济的结构特征,5个地区具有服务经济的结构特征。 《报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中国现代化报告: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图书出版项目”,也是何传启团队完成的第十七份年度报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记者金振蓉)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