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中药材品质 成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关键”
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很重要(网图)。
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是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无公害栽培是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方向。 药材质量升级涉及养殖、采集、贮藏和初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将推动产业无公害化,科学技术将发挥重要意义
“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与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利密切相关。 ”。 最近,在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药材质量提高战术论坛”上,专家学者和公司家就提高中药材质量提出了策划,呼吁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进入无公害时代。
“中医被中药破坏”的说法由来已久,夸张至极,但中药材整体质量不高,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事实。 “中药材质量是中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如果药有问题的话,药就治不好。 》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的发言引起了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共鸣。
从栽培的角度看,特定地区生产的道地药材在质量上得到保障。 例如云南三七、浙贝母、宁夏枸杞、长白山人参等为道地药材。 但是,随着药材诉求量的增加,导致产地外扩散,中药材的道地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中药材的连作障碍也同样制约了药材道地性的发挥。
以目前最大的中药品种三七为例,中医药龙头公司云南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企业董事长余育启介绍说,几年前他们开始与云南农大、中国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多家研发队伍开展连作技术攻关,到年6月,三七持续复合技术
另外,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片面追求产量,在药材栽培过程中不当采用农药、化肥和硫磺熏蒸等不规范操作,也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药材还没有开展药品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介绍,年版《中国药典》共收录655种中药材,其中无理化鉴别方法的达83种,无含量测定方法的达242种,指标成分不详的达152种,80%以上的中药材开展了系统研究
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是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33万公顷,在中医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约有300种实现了人工种植。 会议专家认为,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必须从控制和提高源药材的质量入手。 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标准化栽培,严格控制药材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保护栽培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环境。
“无公害栽培是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为中药材无公害绿色栽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余育启介绍了推动中医药产业进入无公害时代目前已成为行业共识。 年6月,文山苗乡三七企业联合行业内9家单位发布了中药材第一个无公害团体标准——《无公害药材及饮片农药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最大残留限量》。 今年1月,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也提出自主意见,要求联盟内的中药材生产公司在中药材加工过程中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采用高毒性农药,保证了中药材种植、生产的全过程可以追溯。
陈士林认为,无公害栽培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最现实切入点,“提高中药材质量涉及栽培养殖、采集、贮藏和初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推动产业无公害化,科学技术发挥重要意义”。
据悉,目前基于抗逆新品种的分子辅助育种为无公害精细栽培提供了良好的源保障。 中科院中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林博士表示,“无公害中药材精细栽培体系”目前已完成中药材基原种122个基因组图谱的构建、43个中药材良种的选育,15个中药材获得新品种证书和良种证书。
作为论坛成果的一部分,论坛组织者当天与上海药材企业、文山苗乡三七企业、盛实百草药业等共同呼吁开展中药材无公害栽培,在有限范围内采用国家推荐标准的化肥和农药,培育抗逆新品种为无公害中药材提供来源保障,防止中药材病虫害 “在所有领域一起行动,用科技武装老中医药,实现中药材质量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中医药产品。 ”。 余启说。
免责声明:环球报业网免费收录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